2012年1月13日 星期五

圍觀台灣大選的微觀文化政治


因為民主選舉就本質而言,其實也就是一場媒體戰、輿論戰,其間涉及的不只是候選人的公開話語,還有選民的心理感受和「社會觀感」,在在牽動著一場選舉的操作,甚至可能左右選舉的結果。


文/羅世宏
13/01/2012 《陽光時務》第11期

我打算從文化的角度來談台灣這次2012年總統大選。從文化研究的理論視角審度,文化價值觀、偏見與意識形態滲透在常民日常生活的各種實踐當中,並且自覺或不自覺地影響著候選人和選民之間微妙互動的社會心理狀況,形塑了一種獨特的文化政治,一種奧妙的微觀政治。

觀察這種微觀政治的最佳的目標,就在公共輿論的動靜浮沉,因為民主選舉就本質而言,其實也就是一場媒體戰、輿論戰,其間涉及的不只是候選人的公開話語,還有選民的心理感受和「社會觀感」,在在牽動著一場選舉的操作,甚至可能左右選舉的結果。

話說有一天在嘉義搭往高鐵站的計程車上,司機告訴我,他周遭一些老人家還保有男尊女卑的觀念,認定女性當總統不太適合,「沒查某做皇帝的」(意指女性不應當總統或女總統就不像總統)。儘管台灣號稱是東亞各國或地區男女平等狀況較佳的地方,這種男尊女卑的文化價值觀仍然影響著一部分的老人。

但是這種對部分老人根紮得很深的文化偏見,現在對年輕的一輩來說已經漸漸比較淡了,有些年輕人甚至覺得,台灣若能選出一位女總統,除了挺有面子之外,若政治人物能發揮女性外柔內剛的特質,有助於化解台灣民主化過程的撕裂之痕與暴戾之氣。因此,這場「雙英對決」(馬英九與蔡英文)的選舉,也在測試台灣選民能否跨越性別意識形態。

蔡英文一邊強打「台灣女總統」的訴求,也不忘召喚族群的身份認同。到客家族群人口較集中的客家莊,她不忘提醒客家選民「客家妹要當總統了」。台灣這幾次選舉,占人口六分之一強的客家族群,相當程度對選舉有影響。本身非客家人的馬英九也不忘每年春節趕赴苗栗通宵的純樸傳統四合院小村落,向當地的馬家鄉親拜年兼發壓歲錢。馬英九把這個小村落當第二個故鄉,時不時公開說幾句硬學的客家話,為的就是拉攏客家選民的認同。

台灣的客家人口約有四百萬人。每次一到選舉,候選人都紛紛自稱有客家血統,前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固然如此,馬英九和蔡英文亦復如是,至於到底是幾分之一的客家血統,會不會講客家話,往往不是很重要,也不會有太多選民認真追究。

這次,真客家籍的蔡英文對上假客家籍的馬英九,馬英九陣營不免擔心客家選票流失,因此由國民黨的客籍大老吳伯雄出面批評蔡英文不會說客家話,藉此質疑蔡英文的純正客家身份。蔡英文也不是省油的燈,立刻公開回擊,不會說客家話是因為國民黨執政數十年來施行刻意打壓方言的政策,做為國民黨粗暴的語言政策的受害者,她承諾未來會努力學說客家話。

每到選舉,弱勢群體和青年選民也會獲得候選人特別關注。畢竟這群平常人微言輕的群體,在選舉中還是握著寶貴的一人一票。候選人不忘親自駕臨菜市場、小吃攤,與販夫走卒話家常,與升鬥小民握握手。候選人似乎都相信,只要多握一隻手,就可能多進帳一張選票。

同樣地,每到選舉前夕,平常被政治人物忽略、而且占台灣人口相當少的務農人口,也照例成為各方極力拉攏的對象。此前,民進黨抨擊國民黨政府的老農年金太少,並主張老農年金應加碼多發新臺幣一千元,農委會官員一開始強硬回應這是民粹式的操作,但是過不了多久,國民黨政府即通過「農民年金條例」,目的除了向農民邀功之外,也避免老農年金加碼多少的問題繼續成為選戰中對手攻擊的要害。民進黨陣營立時痛駡國民黨是「拿香跟著拜」,無賴式的跟進複製其政策主張。但掌握立法院多數的國民黨很聰明,馬上跟進修法將老農津貼加碼一千元,為的就是不讓民進黨從農民這裏討到便宜。

今年值得關注的另一個弱勢群體是青年選民。近年來,台灣青年失業率超過百分之十,起薪低、工作難找之外,房價更有如大山壓得青年喘不過氣來。其中一群20到24歲的青年選民被稱做「首投族」(意指第一次擁有總統大選投票權),人數大約有160萬,投票意向不明,成為各黨候選人的兵家必爭之地。

候選人除了使出各種花招討好各階層選民之外,屬於私領域的情欲問題也被拿出來公開炒作。單身女性的蔡英文曾在選舉過程被影射是同性戀,但蔡英文選擇不對此做任何回應,質疑者自討沒趣,不了了之。

緊接著,近日媒體報料蔡英文副手蘇嘉全的妻子洪恒珠曾看「猛男秀」,逼得蘇嘉全出面為此公開道歉。原來,洪恒珠十年前在一場朋友的生日派對上觀看兩名猛男跳舞。各界對此反應不一,有人視之為「醜聞」,也有人斥為對手的負面選舉宣傳,竟把十年前私領域的小事拿出來炒作:看猛男秀又怎麼了?有什麼大不了的?蘇嘉全有什麼好道歉的?

在雙方差距較小的激烈選戰中,難怪候選人都步步為營,深怕犯了什麼錯誤,造成社會觀感不佳而導致滿盤皆輸。在雙方攻守之間,互有勝負,任何風吹草動都可能牽動媒體輿論,造成雙方差距縮小或拉大。

此前,文建會主委盛治仁因為一個「台灣夢想家」的大型音樂劇文化活動而倉皇下臺。原來,在這個由政府出資主辦的文化活動,短短兩三個晚上的演出,居然耗資二億多元,頓時引起各方撻伐,質疑政府亂花錢,以及其中可能的貪腐問題。此事因盛治仁的立馬下臺而暫時解除危機。

轉守為攻的國民黨先是報料,蘇嘉全濫用特權興建豪華「農舍」,逼得蘇嘉全最後自願將農舍「充公」,捐給地方政府。打蛇隨棍上,國民黨之前更報料指控蔡英文圖利自己的家族,濫用此前曾擔任行政院副院長的權力,主導投資一家製造愛滋病藥物的宇昌公司,並在短短八個月之間獲利一千多萬元。

此事的真相尚未水落石出,但民進黨也立刻反擊,指控政府違反行政中立,疑有偽造文書誣陷蔡英文、「意圖使人不當選」、違反選舉公正之嫌。雙方的抹黑文宣比賽,隨著選舉日逼近而轉趨激烈。

除了臺上的候選人較勁飆戲之外,台下的觀眾也沒閑著,甚至有人藉選舉發財。每逢選舉,民間總有簽賭熱潮,地下賭盤金額逾億,賭盤押中誰當選落選,決定了眾多賭徒的輸贏。地下賭盤的主持人(亦稱「組頭」)甚至有呼風喚雨的本領,儼然成了重要的「意見領袖」,對於選舉結果不無影響。

此前,蔡英文陣營指控馬英九曾私下會見台灣中南部的賭盤組頭並爭取支持,一時鬧得風風雨雨。在馬英九陣營堅決否認並提出司法告訴之後,此事暫歇,但也凸顯了地下賭盤的影響力和敏感性。

台灣選舉有句老話是「選舉無師傅,用錢買就有」,意指勝選的竅門在於賄選買票。過去,地方小型選舉都曾經有候選人買票賄選,但全島大型選舉的買票賄選情形較不嚴重。老實年長的選民拿到賄選的紅包,往往會回報以選票,並認為拿錢不給票的行為不符「道德」的倫理要求。這幾年隨著民智漸開,賄選風氣稍弭,買票的候選人也未必能夠當選,但誰也說不準,在這次的激烈選舉中會不會在局部地區出現買票賄選的現象。

此外,台灣選舉也常見「迷信」的現象。例如,候選人通常選定良辰吉時去登記參選,並在造勢場合拿出蘿蔔(閩南語發音為「菜頭」,意指順利當選的好彩頭)或鳳梨(閩南語發音為「旺來」,意指諸事大吉)。這種從俗、甚至迷信的選戰儀式每次都要上演一次,就連候選人抽籤號次也被拿來大作文章,套用吉祥的順口溜,例如抽到一號的候選人蔡英文就說「一路領先、第一女總統」,抽到二號的馬英九就說「連任順利、勝利」,抽到三號的宋楚瑜則擺出「OK」的手勢。

當然,台灣選舉充滿創意活力的一面。例如,蔡英文用「三隻小豬」大戰馬英九的「平安符」,蔡英文呼籲支持者把裝滿小額捐款的小豬撲滿捐給民進黨,馬英九的平安符則訴求馬連任才會國泰民安。一時之間,選民各擁其主,熱烈響應,三隻小豬和平安符各有大批粉絲。目前看來,馬英九仍在民意調查中保持領先,但未到選舉日投票結果揭曉,誰也不知最後鹿死誰手。

台灣這次的總統選舉,一路高潮起伏,各路人馬粉墨登場,就像一場狂歡嘉年華會,也像一場集體遊戲,參加者除了馬蔡宋三人之外,還有上千萬的選民。在這場遊戲結束前,還有更多微觀的文化政治正在發酵,讓我們繼續圍觀下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